为应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要求。自此以后,各部门和一些地方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调整政策,如延长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实施期限、指导银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一步推行“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目的是恢复市场需求并提振市场信心。

可以说,住建部门、央行以及国家发改委等陆续推出的这些政策对于提振市场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阶段转向平稳发展阶段,这不仅表现在市场增速的回落,还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并且需要尽快进一步优化相关的调控政策。

房地产政策仍有优化的潜力

在保交楼方面,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的总体复工率接近100%,累计已完成住房交付超过165万套。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1月至6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9.0%,较一季度增幅扩大了4.3个百分点,保交楼工作的顺利推进明显促进了竣工面积的增长。

为了加大金融支持保交楼工作,央行推出了两批共3500亿元的保交楼专项借款,并设立了2000亿元的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以引导商业银行积极提供配套融资,推动各地的项目复工建设。

目前,一系列的政策正在改善市场预期,但是一些声音认为缺乏有效的刺激性政策。

一些市场人士希望能够像以前一样,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制造一种整体上的房价上涨预期,以激励人们入市。

这些观点认为,只有在一线城市制造确定性的房价上涨预期,才能吸引人们为了增值或者为了避免未来支付更高成本而纷纷入市,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传导效应。

然而,这种预期是不理性的,我们应该摒弃过去的做法。

当前,我国楼市依然存在大量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为了市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能透支需求,因为这对经济和市场的破坏性更大。

房地产市场的冷却不仅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财政压力,还导致城投债和地产企业融资风险转向信托、理财等金融产品。最近一些违约的信托机构底层资产中有大量地产项目,形成了一条金融风险链。

因此,我们不能低估房地产作为核心风险资产的作用,必须尽快稳定和恢复楼市交易,避免风险的积累和传导。

接下来,我们在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方面仍然有较大的空间。比如,在符合条件的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等地区,可以考虑逐步取消或放宽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房贷市场利率也有下降的空间。各地可以基于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各种促进交易的政策,既可以是综合性的多项举措,也可以是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促进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环境的改善,提振住房交易市场的信心。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于该集团。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