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十三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于8月13日在广州举行。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出席并演讲。
吴萨指出,我国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不仅仅是我国的主动选择,也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他分析说,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最初的增长动力是大量低廉劳动力的红利。因为要素层面的成本较低,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卖得便宜,通过低价能够在中低端市场上竞争。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经济理论叫做三角理论,就是俄罗斯和沙特提供能源,中国制造,欧美消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大的三角形。但是这个三角形不可能永远存在,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也要过好日子,就是这么简单。" 吴萨说道。
他继续说道:"大家想一想,中国人的工资要涨吧?收入要提高吧?你也想要开车吧?你也想住好房子吧?当这些都发生变化的时候,要素成本就会上升。以前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要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国家,但现在已经不是了。如果仍然只是靠要素成本,上述的逻辑关系已经无法持续下去。因此,我们需要转向高质量发展,走向创新和研发的道路,进入微笑曲线的上游。"
"很多曾经表现不错的中小企业现在为什么困难重重?因为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了,成本上升了,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提不上去,还是低端产品,市场空间基本没有了。生产一双袜子只能获得五分钱的利润,这么小的单位赚钱都很困难。而有些人能够卖出高价,一双袜子几百块钱,有没有想过背后的逻辑呢?"他举例说。
目前,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已经从美国变成了东盟,俄罗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许多非洲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也很快。
吴萨解释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生产和出口地的变化,而是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要求的变化。
你可以卖什么给美国呢?你能卖电脑吗?你能卖汽车吗?你确实只能卖服装和鞋帽等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但如果你卖给东盟或非洲,你就可以卖高科技产品。为什么现在有新的产品替代了老的产品?为什么中国成了汽车的第一大出口国?有没有考虑过这背后的逻辑呢?吴萨举例说。
不久前,比亚迪举行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董事长王传福在现场几度哽咽。
吴萨直言不讳地表示,他非常理解。
他说,疫情过后,比亚迪的日子比其他任何企业都过得好。
"比亚迪不就是一家民营企业吗?它享受的政策和其他企业一样吗?它面对的市场环境不也是一样的吗?之所以比亚迪比其他企业过得更好,是因为它更符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口号,更需要融入企业自身的内在基因中。"他强调道。
他指出,企业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你不是高质量,而只是低质量,那么政策再多也没用。"
为什么说民营企业能杀出一条血路呢?不是靠政策给你多少补贴的问题,而是你是否具备真正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吴萨说。
他坦言,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1.6亿市场主体和数千万家民营企业的转型。这需要企业真正从思想、企业文化和内在基因上实现转型。
"所有的政策只是帮助、推动、促进和保护你实现转型的手段。只有所有的企业都成功转型,我们国家才能说转型成功。"吴萨强调。
"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不是看客,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是内部积极推动因素。只有转型成功了,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够实现。"吴萨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