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披露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预计23H1实现营收158.32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11.93亿元,同比下降24.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70亿元,同比下降23.80%;第二季度23Q2实现营收92.03亿元,同比增长17.11%,归母净利润为9.45亿元,同比增长3.2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37亿元,同比增长5.71%。

公司23H1业绩增收不增利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水泥和商品熟料的价格和销量同比下降(23H1国内水泥均价为421.17元/吨,同比下降15.48%)。

公司的基本盘稳健,实现了高增长。具体来看,23H1公司的销量表现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泥和商品熟料销售量达到2995.14万吨,同比增长2.13%,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销量大幅增长,而国内销量下降了0.76%(1-6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下滑24%,其中公司主要销售区域湖北下滑29.7%、云南下滑17.4%、四川下滑34.4%等);二是骨料销售量为5051.24万吨,同比增长103.3%,受益于新建产能的释放;三是混凝土销售量为1094.97万方,同比增长82.31%;四是环保业务方面,各类废弃物的接收量达到194万吨,同比增长11%。

此外,今年以来受益于煤炭成本的下降,23Q1京唐港Q5500动力末煤的均价为1135.28元/吨,23Q2的均价为921.82元/吨,持续下降。从环比和同比的角度来看,分别下降了3.7%和23.7%。

公司在海外战略上十分坚定,积极扩张海外产能。截至2022年底,公司海外水泥的年产能已达到1237万吨,约占公司总水泥产能的10.48%。

今年3月,公司宣布收购阿曼水泥制造商Oman Cement Company(熟料年产能261万吨,水泥年产能360万吨),并在今年6月宣布收购南非和莫桑比克的水泥制造商Natal Portland Cement Company(南非年产能180万吨,莫桑比克年产量330万吨)。这两次收购合计使公司海外水泥产能达到了2022年底的70%。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在中亚、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10个国家实现水泥产能的布局。

公司在资本支出方面采取了独特的策略,更加重视海外的水泥项目,而在国内则更倾向于发展“水泥+”业务。例如,中东和非洲等海外市场仍处于基建高峰期,对水泥的需求远高于国内市场。因此,公司敏锐地抓住了海外投资机会,通过收购和并购水泥资产,迅速进入市场并抓住需求的扩张期。与此同时,国内水泥业务竞争加剧,公司的资本支出首先放在了“水泥+”业务上,布局骨料、混凝土和环保,致力于打造“水泥一体化产业园”,以提前准备行业销售模式的变革(我们预计未来大部分终端销售产品将从面粉转向面包,从水泥转向混凝土,越来越多的终端产品将是混凝土形式而非水泥形式,就像过去几年熟料的外销比例下降,朝着成品化的趋势发展)。

民生证券-华新水泥-国际视野、多元并行,显著低估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点评

综上所述,我们长期看好华新水泥的发展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二是作为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的估值明显偏低;三是骨料业务迅速拓展,为公司打造第二个成长曲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根据我们的预测,2023至2025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9亿元、35.28亿元和39.38亿元。目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为10倍、9倍和8倍。我们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项目和地产政策的落地进展不及预期;国际营商环境的变化超过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