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政治局会议在7月24日为改善楼市政策定调之后,许多二线热点城市纷纷出台和优化了一系列稳楼市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步入实质性阶段。郑州是首个行动起来并付诸实施的城市。8月3日,郑州发布了15条新规,包括暂停执行限售政策、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引导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等。这是继住建部于7月底明确释放进一步落实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的信号后,首个明确提出落实“认房不认贷”的省会城市。这项政策的实施可降低购房者的首付成本,进一步刺激改善性住房需求。
紧接着郑州之后,南京于8月4日发布了多条优化政策,成为继郑州之后的第二个加入本轮调整的省会城市。南京的政策涉及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实施补贴、推行房票安置、建立“安置房源超市”等举措。五天后,江苏省发改委也发布了意见稿,提出落实降低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贷款“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支持各地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江苏还明确提出要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这也意味着,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住建部的表态之后,省一级政府也开始公开表示立场,表明各地市接下来将推出更多优惠政策,更好地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事实上,自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各省市相继进行了政策放松,其中不乏一些新尝试。7月28日,合肥召开了房地产工作专题会议,提到大胆稳妥推进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为避免公摊面积比例过大,要积极探索商品房销售按套内面积计价;大力推动货币化安置、房票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方式。海南省宣布支持购房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内蒙古、天津、温州、佛山、宁波等地上调职工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广西、西藏、武汉放宽租房公积金使用和提取政策;贵阳将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40%降低至20%。随后,浙江金华也发布了实施提高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额度、鼓励城市更新房票安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七条措施。部分地区还针对多子女家庭进行了政策优化。比如内蒙古、珠海、郑州、南京等地提高了多子女家庭提取住房公积金限额;昆明对二孩、三孩家庭按所缴纳契税总额80%、10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三万元。
从近期各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松绑和相关举措的落地来看,无疑为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以及市场活跃度提升注入了动力。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后还需要观察市场的反应,短期内能否扭转低迷的市场成交量仍然未知。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目前制约购房者入市的因素中,居民收入预期、房价下跌预期等并未实质扭转,购房者的置业信心不足,短期内政策优化调整带动市场明显升温的预期相对较弱,市场可能更多地向温和修复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多方也将目光集中在一直喊话但迟迟没有实质政策落地的一线城市上。此前,北京、广州都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广州住建局最近回应称,相关政策正在研究中,从政策出台到具体细则的确认和执行落实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流程。业内人士认为,一线城市具体举措尚未落地,与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以及政策需要更为精准避免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有关。一线城市的购房需求相对较旺盛,地方政府制定政策需要更加谨慎,以实现精准施策。陈文静预测,政策调控将继续以渐进式的方式推进,需求端政策很可能继续围绕降低购房门槛和降低购房成本展开。具体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