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一所高校成果转化率为零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广西审计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有一所高校在2020至2022年度获得了1.31亿元的科研经费,实施了862个科研项目,但是没有实现任何成果的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但是转化率为零的情况却是少见的。这个问题涉及到科研经费的浪费与否,我们需要进行辩证的思考。
一方面,成果转化率是衡量高校科研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如果转化率为零,意味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亟待提升。
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高等院校篇)》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1478家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等方式成功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达到129.8亿元,同比增长13.6%。
另外,《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的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虽然这两个数字相对于去年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据研究推算,美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50%。
回顾历史,美国高校也曾经历过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时期。上世纪70年代,政府资助的研究中产生了2.8万个专利,但只有5%被授权给产业界获取收益。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于1980年通过了《拜杜法案》,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另一方面,成果转化率并不是评价高校科研工作的唯一标准,转化率为零并不意味着科研项目的分类评价制度需要完善。
高校的财政补助科研项目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分类评价。例如,自由探索型项目和基础研究类项目并不适合通过成果转化率来评价。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我们应该尊重科学规律,对于基础、前沿和具有颠覆性的科研项目,主要评价其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同时,我们应该建立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勇于探索。不能仅仅通过专利申请数和成果转化率来考核,否则会将不适应市场的基础研究人员也推向市场化的竞争。
基础研究是应用技术的源头,完善科研项目分类评价制度,不仅有助于科学家的自由探索,还能提高成果转化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成果转化涉及技术、法律、市场、金融等多个方面的复杂因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运作规范、组织精密的行业。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并培养专业的技术经理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采用分类评价和分类培养的方法势在必行。
总之,要提高中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我们需要改革和优化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专利制度,建设更多专业化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建立规范的技术交易大市场。让创新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不能让高校的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中或写在论文上,而是要通过技术转化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这种效益不仅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科技创新,带来更多的科研投入,形成科技与经济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