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601766)在8月25日晚间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了873.03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34.60亿元,同比增长了10.53%。公司整体经营发展保持了稳健的态势。

这半年,中国中车在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多元业务架构上更加均衡,为整体业绩的持续稳定提供了支撑。

与此同时,凭借全球市场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壁垒,铁路装备业务的优势不断巩固,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持续壮大,风电装备、机电、新材料等多元化业务得到了拓展,现代服务业务实现了规范发展,公司在开拓新的市场格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长期投资价值不断显现。

上半年,中国中车的铁路装备业务、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新产业业务和现代服务业务分别实现了285.63亿元、190.52亿元、368.49亿元和28.39亿元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2.72%、21.82%、42.21%和3.25%。

其中,得益于储能设备和高端零部件收入的增加,中国中车的新产业收入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1.03%,超出了同期铁路装备13.99%的营收增速。

具体来看,铁路装备业务中机车业务的收入达到了94.80亿元,客车业务收入为12.63亿元,动车组业务收入为137.33亿元,货车业务收入为40.87亿元。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中城市轨道车辆的收入为149.30亿元。

在这个报告期内,公司共计新签订单为1357亿元,其中新签海外订单为308亿元,规模效益指标持续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前列。风电装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产品进入了国内的前列,公司还获得了首个海上风电市场项目订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上半年,中国中车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抓住了全球市场的机遇,坚持“一核两商一流”的战略定位,加快了“一核三极多点”的业务布局,推动业务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加速了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

公司积极落实了“十四五”国际化经营发展规划,抓住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积极拓展了轨道交通和新产业业务的国际市场领域,实现了国际化经营的转型升级和稳步健康发展。

在国际业务方面,中国中车的轨道交通装备出口业务持续巩固,客运内燃动车组出口了阿联酋,签订了新加坡全寿命周期项目,雅万高铁运营动车组全部交付,我国首次出口了新能源轻轨车辆。

同时,中国中车也继续专注于风电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业务,重点推动风电装备产品的国际化发展,永济电机公司成功出口了南美洲的首批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上半年,得益于境外交付产品收入的增加,中国中车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24.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44.24%。

中国中车:上半年净利润达34.60亿元,铁路装备与新兴产业双重推动

报告期内,中国中车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推进了重大产品的研制,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增长动力。

在研发投入方面,中国中车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投入,在上半年研发投入约为49.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3%。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升级,中国中车上半年完成了1718项专利申请,其中包括了1120项发明专利申请和86项海外专利申请。公司还获得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的金奖、银奖和优秀奖共计6项。

在轨交装备等领域的重大产品研制方面,中国中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CR450动车组创造了时速891公里的世界新纪录,雅万高铁联调联试综合检测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了350公里,时速80公里的A/B型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成功下线。

展望下半年,站在深化国企改革的新起点上,中国中车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业务结构,建立和完善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加速向“制造 + 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