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进一步完善北交所交易制度并注重优化做市机制

9月1日,证监会的相关负责人在发布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高质量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融资端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投资端则是合格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需要充分发挥交易机制的功能,完善具有特色的制度安排,以促进市场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

上述负责人表示,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提高中小市值股票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今年2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引入了做市商制度,目前已有15家券商获得了在该证交所进行做市交易的权限。做市交易的交易金额约占做市标的股票成交总金额的6%。

近期,北京证券交易所将继续完善交易制度,将优化做市机制作为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做市商队伍方面进行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新三板市场已经形成了一批专注于做市业务的券商队伍。为了实现稳定起步,北交所在做市商资质管理方面参照了科创板的做法。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北京证券交易所拟定了与其市场特征更加匹配的做市商资质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新三板做市商参与到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做市业务中,以扩大做市商的数量。此外,还将研究引入私募基金来开展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做市交易业务。

其次,在做市商库存股来源方面进行丰富。主要考虑是允许做市商通过参与战略配售来获取做市库存股。

再次,在降低做市成本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调降做市交易的费用;另一方面,健全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做市商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做市商参与的积极性。

上述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多空平衡机制,本次改革将同时完善融资融券机制。首先是推出转融通和做市借券;其次是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允许北交所的股票从上市首日开始纳入两融标的范围,将所有上市公司股票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的范围。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葛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