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对量化交易的规范引发了市场上的广泛讨论。

一些量化交易专家觉得受冤枉,认为市场对量化交易存在许多误解,但大部分股民认为量化交易就是一个割韭菜的机器,是A股市场难以上涨的主要原因。

关于谁对谁错,随着监管层对量化交易进行压力测试,相信市场将给出正确答案。

近期监管层推出了降低印花税、控制IPO节奏、严格限制大股东减持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充分说明了监管层对股市的关爱程度,基本上可以说是尽力而为。

然而,从市场的表现和赚钱效应来看,A股市场的表现并不如市场预期。

究其原因,市场普遍认为量化交易是罪魁祸根。

实际上,判断量化交易是好是坏的依据可以很简单,只需要看它对A股市场是否有利,是否影响了股民的赚钱。

近几年,A股市场的指数波动范围变小,易跌难涨,股民普遍反映难以赚钱。

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变量其实就是量化交易的兴起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监管层对量化交易进行规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目前,在A股市场中,一些量化交易已经变得失去了原味,甚至对A股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主流观点认为,一些量化交易完全偏离了价值投资,变成了在人为限定范围内反复收割韭菜的工具,导致股票很难反映真实的市场价值。

甚至有些投资机构打着量化交易的旗号,实际上是通过日内拉高股价融券砸盘的买卖来操纵股价。

从近几年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无论是经济基本面的亮眼数据,还是政策利好的超出预期,都很难让A股市场形成一波像样的单边上涨行情。背后的原因很可能与量化交易有关。毕竟,对于没有情感的量化投资策略来说,高开就砸盘,低位再回补,就是唯一的指令,没有例外。

然而,量化投资者却觉得很冤枉,认为实际上是量化交易为A股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是A股市场的支柱。

确实,量化投资提供了流动性这一事实无可否认。但这种流动性多是虚假繁荣,是为了量化交易自身不断收割韭菜而获利的必要条件,并没有为A股市场创造任何实际的投资价值,这一点不值得吹嘘。

A股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占比相当高,与量化交易并驾齐驱,散户几乎没有胜算。长期来看,散户的结局只能是不断亏钱,赚钱效应越差,就越不会有股民入市,形成了恶性循环。

何为股市侃论:市场何以由量化决策埋决策是否祸福

量化交易本应与价值投资相辅相成,但如今成为少数机构进行高频交易的工具,这并不是A股市场的支柱,反而会遭到股民的指责。

实际上,量化交易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如果A股市场想要越来越国际化,量化交易是不可或缺的。

监管层对量化交易的规范,旨在能够更好地实现稳健合规的发展,而不是要完全封杀量化交易。

目前来看,监管层的行动更像是一次压力测试,最终的目的是让市场自己给出对于量化交易是福是祸的答案,并找到量化投资和A股市场之间和谐共生的临界点。

评论员:董亮 翻译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