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证指数再次创下短期新低,北向资金净卖出超过20亿元,本周已累计减仓近225亿元,这是历史上首次连续三周减仓金额超过200亿元。

一些机构认为,这表明当前市场的悲观情绪已接近极值,未来有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反转。

与此同时,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各方共同努力提振市场信心。

在昨日的交易中,两市超过4000只个股下跌,近百只个股跌幅超过9%。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了24.0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了6.73亿元,深股通净卖出了17.28亿元。

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减仓近225亿元,自陆港通以来还是首次连续三周净卖出超过200亿元。

尽管北向资金在大部分时间内对市场定价的能力有限,但现阶段市场的流动性环境相对较差,北向资金净卖出主要集中在机构核心持仓。如果持续多天净流出,很可能加剧机构之间的多头压制。

北向资金流向成市场关注焦点

实际上,昨天一度传出暂停资本外流的消息,但很快就有澄清报道出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外资总体上仍保持净流入的态势,外资监管政策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暂停资本外流的消息是不准确的。

外资动向近日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北向资金的流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汇率的影响。

南方基金认为,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直在7.3以上的高位徘徊,短期内的汇率压力导致北向资金近期大量流出。北向资金是A股市场的主要边际增量资金,所以它短期内的离场对市场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分析认为,北向资金的流出主要是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下降,导致外资选择卖出一部分A股,并将资金兑换成美元,以投资美元资产来获取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

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的因素确实会直接影响到北向资金的流入和流出。

人民币汇率走势可能是外资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最近,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有所改善,担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保持或甚至加强鹰派立场,因此对美联储不加息的预期有所放松。

最近,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正在研究建立科创板和创业板储架发行制度,这引起了市场的热议。

在注册制下,储架发行制度又被称为“一次注册,分期发行”制度,即发行人在获得监管部门注册批文后,在一定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等,自主选择适时分期、分批募集资金。

从国内外资本市场来看,储架发行制度在再融资环节已经引入。

对于IPO环节是否有必要引入储架发行制度,许多市场人士认为“未来A股可以考虑”,这样可以提高募资的灵活性,抑制超额募资的冲动,同时降低超大规模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240家公司在A股上市,其中有219家超额募资,占比超过90%。从募资规模来看,有7家公司募资超过50亿元,有2家公司募资超过100亿元。

在储架发行制度下,发行人有望根据市场最新情况,分期和定价发行,避免一次性募集过多资金造成资金闲置或浪费。

在政策的支持下,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并增持股份。

自7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已达270.04亿元,并且有141家公司的股东共计耗资66.35亿元进行增持,合计达到336.39亿元。

此外,还有更多的资金将会涌入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年约有320家公司抛出回购计划尚未完成,根据回购金额上限减去已经实施的回购金额(未实施为零),总计金额高达517.5亿元;另外,有107家公司的股东增持计划尚未实施的增持总金额为116.94亿元。

当然,随着更多“新成员”的加入,资金也将更加充裕。

对于当前A股市场的“回购潮”,华福证券的研报表示,股份回购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丰富投资者回报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

回顾历史,A股的“回购潮”基本上和市场的底部是紧密相关的。自7月份以来,政策开始频繁出台,目前“政策底”已经显现,而A股的“回购潮”开启则预示着“市场底”或许即将来临。

方正证券的研报也表示,股份回购既可以展现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可以提升投资者的情绪,进一步巩固“市场底”。

他们认为,在A股融资功能修复之前,政策将继续努力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