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漫长的股权之争结束,调味品龙头企业中炬高新(600872)再次起航,各项工作重新开始。近日,中炬高新董事长余健华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正在制定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规划,下一步将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重点聚焦调味品主业,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炬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5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山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调味品、健康食品及园区综合开发。公司旗下的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调味品生产企业,拥有“厨邦”和“美味鲜”两大品牌。
2015年,中炬高新成为“宝能系”的目标。凭借充足的资本,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不断增持中炬高新股份,最终夺得公司控制权。2018年下半年,前海人寿将中炬高新股份全部转让给“宝能系”成员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从2021年起,“宝能系”流动性危机开始蔓延,与“火炬系”之间的股权之争进一步升级,引发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双方的股权之争持续升级,并越来越激烈。7月24日,中炬高新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了“宝能系”四名董事,并成功组建了第十届董事会,结束了“宝火之争”,“火炬系”重新获得了中炬高新的控制权。
余健华介绍说,新一届董事会的首要工作是保持公司经营和运营的稳定。为了确保公司平稳运营,董事会于7月24日成立了执行委员会。成立执行委员会以来,较好地解决了股东大会之前遗留的问题,公司经营平稳有序,经营业绩稳步上升。
重新起航后,中炬高新最近披露了2023年三季报,经营业绩稳步恢复。2023年第三季度,中炬高新实现营业收入约12.99亿元,同比下跌0.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亿元,同比增长61.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67亿元,同比增长64.10%。
在过去的股权之争中,中炬高新多次错失发展机会,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工作的正常进行,中炬高新开始着手制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公开数据显示,最近两年中炬高新的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9.98%,2022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2.50%。
余健华表示:“近年来,中炬高新错失了不少发展机会。管理团队频繁更换,主营业务没有明显发展,产品创新后劲不足,产能扩张缓慢,经营业绩连续下滑。”据介绍,中炬高新董事会正在制定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及目标规划,进一步梳理公司现状,及时发现并改善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借助股东资源和优势,开展市场调研,实施对标管理,为确定公司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
未来,中炬高新将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重点聚焦调味品主业,进一步加强品牌价值和技术创新,改善激励机制和考核标准,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加快渠道和市场下沉,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健康食品企业集团。
在积极谋划未来发展规划的同时,中炬高新的高管团队聘任工作和组织架构调整也在有序进行。10月17日,中炬高新召开了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高管的议案,聘任余向阳为公司总经理,林颖为常务副总经理,刘虹、陈代坚、郭毅航为副总经理,同时聘任林颖为财务负责人,聘任郭毅航为董事会秘书。根据总部实际业务情况,公司简化了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