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自动化装备供应商海目星(688559.SH)的盈利情况保持稳健。

7月24日晚,海目星发布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8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长90.86%至96.16%。

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订单持续增长,验收项目数量增加,同时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海目星一直在激光和自动化领域进行深耕,并且近年来还拓展了动力电池、光伏、新型显示等行业的业务。

为了进一步增加产能布局,公司正在推进20亿元的定增募资计划。

技术创新是海目星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对研发持续高投入。

其中,2023年一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02.09%,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2.74%。

海目星的非经常性净利润在过去两年增长超过5倍,上半年业绩也有望实现预期。

根据业绩预告,今年1月至6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20.8亿元至21.9亿元,同比增长74.06%至83.27%;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8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长90.86%至96.16%;预计扣非净利润为1.49亿元至1.55亿元,同比增长99.62%至107.66%。

海目星表示,业绩高增主要是由于订单持续增长和报告期验收项目增加,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从往年的财报可以看出,海目星的盈利能力一直表现出色。

2020年,海目星在登陆科创板当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21亿元、0.77亿元、0.47亿元。而到2022年,这些数字分别增长到了41.05亿元、3.8亿元、2.93亿元,增幅分别约为2.11倍、3.94倍、5.23倍。

不过,尽管业绩飞速增长,海目星的股价却一路下跌。

从时间线上看,公司股价在2022年8月创下108.86元/股的历史高点,之后一直波动下滑,截至2023年7月25日收盘,股价报收47.25元/股,总市值为95.32亿元。

海目星预计半年度净利1.8亿,研发费率占比12.7%,计划推出20亿定增扩大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17日晚,海目星发布了回购方案以提振信心,计划通过使用1亿元至2亿元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71.5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截至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182.83万股,耗资8009.67万元。

作为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海目星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地位。

海目星成立于2008年,最初主要从事激光打标机业务,2011年全面进入自动化领域,2014年涉足激光精密加工设备市场,2015年进军锂电新能源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市场,2021年成立光伏事业部进入光伏市场。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进入了动力电池、光伏、新型显示、消费电子、钣金加工、泛半导体等行业。

从产品角度来看,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增加产能扩张的需求,海目星的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装备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2022年,公司的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销售收入达到33.28亿元,同比大增199.31%,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80%,毛利率为32.38%,比上年增加了11.75个百分点。

为了推动业务版图扩张,海目星正在推进大规模的定增计划,计划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西部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光伏、动力电池、3C领域的激光和自动化设备的产能扩张,以及补充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现金流。

记者发现,海目星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以提升竞争力。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7亿元、1.58亿元、4.1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29%、47.54%、161.17%,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7.96%、10.04%。

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2.09%,达到1.14亿元,占营收的比重提升至12.74%。

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为1210人,同比增长179.45%,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增至16.54%。

从业务端来看,海目星的在手订单规模稳定增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2年期末,公司的在手订单(含税)分别达到17亿元、51亿元、8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2%、200%、59%。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的在手订单累计约为84亿元(含税),相当于去年营收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