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面临艰难时刻,这是上海证券报的报道内容。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数量不足800只,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

与此同时,截至7月底,百亿级私募数量降至107家。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的剧烈震荡,许多知名私募的业绩也受到冲击,私募基金进入了一个整固期。面对未来,顶尖的私募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还需要在人才培养、投后服务和预期管理等方面下更多努力,才能重新赢得投资人的信任。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份共有480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共备案产品为776只。

从时间跨度来看,7月份备案数量是今年以来的新低。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备案数量分别为2270只、1877只、2766只、2740只、826只和942只。

私募基金整固期来临:百亿级机构减少,发行市场冷清

一位上海的多头私募市场人士透露:“目前私募基金发行较为困难,主要原因是2020年或2021年购买私募产品的投资人的体验较差,因此对私募基金的信任度下降。例如,以往投资人可能在观察一只私募产品两周后就能作出投资决策,现在观察两个月后仍然在犹豫。”

根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数据,2022年受低迷的市场行情影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平均收益率为负,正收益占比仅有30%。

今年前七个月,尽管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平均收益率为正,但正收益占比不足70%。

随着增量资金难以获取,许多私募基金的规模也在缩水,百亿级私募机构的数量明显减少。

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截至7月底,百亿级私募数量为107家,比5月底的114家减少了7家。

具体来看,上海新方程私募、千合资本、泓澄投资、遂玖资产、白鹭资产、聚宽投资、伊洛私募等私募机构失去了百亿级的地位。

从公开资料来看,这些失去百亿级地位的私募机构大多因为业绩或合规方面表现不佳。

例如,截至8月4日,泓澄投资旗下多只产品近2年的回撤接近30%,连续两年出现负收益;截至8月4日,白鹭资产旗下部分去年7月成立的产品净值跌至1元以下。

此外,去年11月,上海证监局对上海新方程私募及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出具警示函。

警示函显示,上海新方程私募存在员工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未按基金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披露定期报告等违规行为。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谢诗琦坦言:“近两年市场波动加大,投资的主线不明朗,因此许多百亿级私募的业绩大幅回撤,甚至出现合规风险,导致投资人对这些私募的信任度下降,很多百亿级私募因面临赎回而失去了头部地位。”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今年很有可能是私募基金发展整固期,私募管理人需要反省并自查,要在稳住净值的同时,做好投后服务、预期管理和合规建设等工作。

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表示:“私募行业本质上是金融服务行业,在销售产品之前,管理人应该清晰地描述产品的风险与收益特征,重视投资人的适当性问题。很多私募正是因为在市场高位疯狂募资而失去了投资人的信任。同时,一旦投资人购买产品后,管理人应该及时准确地向客户报告产品的运行情况,特别是在基础市场和产品净值出现波动时,密切的沟通可以避免投资人在低位离场,从而提高盈利的机会。”

谢诗琦还指出,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作为行业的标杆,百亿级私募机构应该在合规运营和风险控制方面提升水平,以获得投资人的信任。

以上便是这篇文章的重写版,排版和内容分段也做了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