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产品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个部门采取行动来促进消费。
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个国家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
《措施》共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加快推动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包括加快电子产品技术创新、打造电子产品消费的新场景,以及努力消除电子产品使用障碍。
其次,大力支持电子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同时,建立电子产品的回收渠道,优化电子产品的消费环境。
其中,在加快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品技术创新方面,《措施》提到鼓励科研机构和市场主体积极应用国产人工智能(AI)技术,提升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人机交互的便利性。通过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电子产品的创新能力,培育电子产品消费的新增长点。
此外,在电子产品的使用环节,《措施》要求着力消除电子产品使用障碍。增加科研领域对方言、特定口音的语音识别技术的投入,优化“声控+语义识别”功能,扩大语音识别技术的覆盖范围和便利性,降低农村居民和中老年居民使用的门槛。同时,实施互联网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确保大规模应用软件及时推出适老化版本。
随着电子产品的增多,需要打造新的电子产品消费场景。《措施》还提出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提供一站式、体验式、定制化的家庭场景解决方案,如主题空间打造、生活样板间展示、家电使用场景展示等。同时,支持企业进行电子产品个性化设计、反向定制(C2M)和柔性化生产。
相对于城市市场,电子产品在农村市场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措施》提出大力支持电子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其中,持续推动家电进入农村市场,对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对绿色智能家电进军农村、进行家电以旧换新等措施给予适当补贴,并根据产品能效和水效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支持。
此外,农村市场还增加了清洁产品和取暖产品的品类。《措施》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提高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支持环保灶具、空气源热泵、燃气壁挂炉、太阳能热水器、家用储能设备等绿色节能家电的推广和使用。
由于农村物流配送相对不发达,《措施》提出完善电子产品的销售配送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用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等相关资金,改造提升县乡家电销售服务网络。同时推动各方资源的整合,逐步降低大件家电的配送和售后成本。
《措施》还要求规范电子产品的回收制度。落实生产者责任的延伸制度。加强对二手电子产品收购企业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向市场公开相关情况。加大对非法拆解电子产品和非法流通二手零配件的打击力度。
《措施》还提出切实加强隐私保护。加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消费者信息的保护政策。加快制定数据脱敏、合规利用的政策和行业标准,依法打击企业不当利用个人隐私的行为。
奥维云网(AVC)消费电子事业部研究总监刘飞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家电下乡时期相比,家电市场已经从普及期进入存量更新换代期,此次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政策更加注重鼓励家电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升级。
刘飞表示,新的政策将有利于家电产品向智能化升级,特别是在语音控制领域。目前,电视是家电产品中智能程度较高的类别,此次政策将进一步推动远场语音控制电视的市场份额。
他还表示,现在家电市场已经从规模广度竞争转向了结构深度竞争。消费者对高品质家电产品的需求逐步提升,新的促销措施将对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起到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