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出现了大幅调整。上证50指数下跌了3.02%,沪深300指数下跌了3.39%,中证500指数下跌了3.51%,创业板指数下跌了3.37%。海外市场的走势也有分化,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0.62%,标普500指数下跌了0.3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1.90%,恒生指数下跌了2.38%。
上周申万31个一级行业全线下跌。涨跌幅前五名的行业分别是石油石化、煤炭、交通运输、医药生物和基础化工,下跌幅度分别为0.56%、0.73%、1.37%、1.48%和1.95%。涨跌幅后五名的行业分别是通讯、建筑材料、家用电器、房地产和机械设备,下跌幅度分别为6.26%、4.87%、4.79%、4.59%和4.48%。
两周前,我写了一篇投资笔记,标题是反弹大概率可以持续,回答了市场关心的问题——反弹还能持续下去吗?然而两周后标题变成了《反弹结束了吗?》。
前不久,我们在讨论《罗刹海市》时,网友们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的周期仍然停留在信息远没有那么泛滥的年代,就像《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背景音乐。
当我们从产业周期的角度来探讨过去三十年的变化时,在信息化时代,成长型行业的迭代周期显然加速了很多,比如前几年的新能源行业,以及今年初开始的人工智能行业等。
当我们将视角转向我们所处的证券市场时,可以看到美林时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美林电风扇,再到最近的美林涡轮发动机。
快速轮动的大时代背景无疑是百年来少见的大变局。面对外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内部连续三个阶段的转型,再加上过去三年疫情的影响,大多数人感到了寒意,但他们努力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与希望相伴的是对隧道尽头灯光的期待。
当然,客观来看,在这个时候,灯光往往是微弱的。与之相对应的预期会放大这种微弱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两周的时间里,市场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关于反弹是否已经结束,我们可以首先看一下最近市场上涨的原因。最重要的变量自然是政策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从长远来看,股市虽然仍然可能是经济的晴雨表,但从短期来看,在A股这个政治经济学主导的市场中,政策变量是非常核心的。
从6月央行降息的举措,到7月底政治局传递出的各种积极信号,最近两周政策的方向有变化吗?我们看到各个部委都出台各种政策,无论是细节还是意向,都可以说方向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有人汇总整理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得出的结论是重要政策的力度可能还不够。
上周五关于A股最贵股票可以一股一股买的笑话成了压倒市场预期的一根稻草。在我看来,市场本身不应该对政策的细节抱有更高的期望。因此,可以说最近的“变化”是在于投资者的预期,而不是政策的方向。
按照我的预期,印花税大概率不会调整,T+0大概率不会出现,全面松动甚至可能引发房价大涨的房地产政策更不可能。所有的政策很可能仍然是对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一种优化,或者是回归中性的选择。
然而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强力的超预期政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策修正发力的方向变化。只要这个方向不变,那么下跌很可能是机会,下跌不应该是预期落空、恐慌离场的时刻,反而可能是积极入场的时刻。
至于周末出台的低于预期的信贷数据,加强了经济仍在弱复苏的现状。然而从A股的历史来看,经济疲软并不一定预示着股市表现差,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上半年。
当然,如果出现政策出人意料地强劲,同时经济也处于上行周期,那么股市就会迎来双重机会,典型的例子是2019年。
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政策给予了支持,至少有单一的修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