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今年7月,全国幼儿园的数量减少了5610所,达到了28.92万所;而在校学前教育幼儿的数量减少了177.66万人,仅有4627.55万人。
幼儿园和学前教育在园幼儿的减少并不奇怪。因为从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中国的出生人口都在下降,而幼儿园主要招收3至6岁的孩子。
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成本过高,严重压抑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这种高教育成本的突出现象就是“鸡娃”现象越来越普遍。
所谓“鸡娃”是指父母为了让孩子能考上好的学校,不断给孩子安排补习课程,让他们不停地努力拼搏。
教育专家储殷认为,“鸡娃”现象的根本原因是60后和70后这一代人通过考试和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经历,而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复制这种成功。
他认为,“鸡娃”现象在未来十年内将基本消失。他说,一个正常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人们减少对成功的渴望,能够接受不成功的生活。
有人认为,随着中国出生人口的减少,每个人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也会增多,上大学变得更容易,因此“鸡娃”现象也会减少。
但这种观点有其错误之处。首先,鸡娃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够,而是因为对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竞争。
据预测,2023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而出生人口却只有956万人,很可能会低于900万人。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出生人口,导致大学教育资源出现过剩。
现如今,上大学已经不再是目标,上名牌大学才是竞争的目标。随着人口减少,创新机会也会减少,竞争排名会变得更加激烈。
其次,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资源是固定不变的,但事实上,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数量也会逐步减少或撤并。这一点可以从农村人口减少的情况中看出。
据《光明日报》于2012年11月20日报道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