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趋势,发展质量也有所提高。然而,外部环境依然十分复杂,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
以下九句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经济上半年的情况。
首先,疫情防控工作逐渐完成,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疫情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已经逐步过去,但这场世纪疫情带来的衍生影响并未完全解除。
例如,长达三年的疫情给许多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们的“家底变薄了”。
再例如,过去三年来,欧美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调整剧烈,其外溢效应依然存在至今。
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克服了这些影响,成功实现了好转,这并非易事。
中国经济并不是在真空中运行的。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疲弱,贸易投资放缓,全球需求收缩。
这意味着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
上半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好转,除了外贸努力开拓新市场外,关键是国内需求的增长。
下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出现“大逆转”的可能性不大。
对中国经济来说,一方面,外贸要继续发挥生产供应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应对不利因素,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增强内需的支撑作用仍然至关重要。
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复苏向好,是来之不易的。
夏粮生产有时受到了局部恶劣天气的影响,但在全国各地积极应对下,依然取得了历史第二高产量的丰收。
各项宏观政策的实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种措施发挥了作用。
包括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六个“更好统筹”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没有放松。
企业家们都非常辛苦地克服困难,抓住机遇。
上半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恢复向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努力和抓住机遇的结果。
观察经济形势时,我们可以紧扣“形”和“势”两个方面。
“形”体现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努力成果,“势”则关乎未来前进的预期。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明显增强,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业态持续活跃,就业虽然存在一定压力,但整体上仍在逐步改善。这些数据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好转并展示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势头。
世纪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才有了经济“恢复”的说法。
然而,“恢复”并不意味着所有数据都能回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经济运行需要逐步回到曾经的水平和正常的轨道,而更多指标反映的是向前看的实践,而非向后看。
结构的优化、新动能的培育、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更有韧性的连接、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更多的安全和绿色等方面的发展,上半年报中展示的这些向前看的数据尤为宝贵。
向前看的本质就是追求“高质量”。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矛盾的交织叠加,中国经济的恢复道路并不平坦。
中国经济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在这个时候,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直面挑战和困难尤为重要。
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中国经济,我们可以笃定地认为其向好的趋势将会持续。
这种笃定来自于中国经济巨大的潜力,来自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考虑,来自于中央和国务院决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这种笃定也必然来自于广大参与者辛勤耕耘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撰写这份“中国经济半年报”的不仅仅是宏观政策决策者,还包括亿万经营主体。
它们在市场经济中艰辛奋斗,承载着就业、创造财富,推动创新,体现社会责任。
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充满活力的经营主体。评估宏观政策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就是看能否持续广泛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
总之,无论何时都不要低估广大经营主体的韧性和创造力,要尊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