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在7月27日宣布,正在加快开发L3级自动驾驶技术,并计划在2023年底或2024年初全球上市。为此,宝马已经建立了位于捷克的未来出行开发中心,专注于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与此同时,宝马中国研发团队也启动了L3级自动驾驶的本土化研发,为未来在中国市场上的适应和应用做好充分准备。
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韦博凡指出,未来出行开发中心拥有宝马在全球最大的测试场地,专门用于测试L3和L4级自动驾驶和泊车技术。该中心能够测试包括城市、乡村、高速公路和自动泊车等各种可能出现的驾驶场景。L3级自动驾驶技术被视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分水岭。
根据国家推荐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我国将驾驶自动化分为0-5级,其中L3级是有条件自动驾驶。在设计的运行范围内,车辆的运动和控制、目标探测和响应由系统决定。然而,当系统失效或其他情况发生时,驾驶员需要接管车辆。此外,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定义,L3级是一个较高的级别,在这一级别上,驾驶员不再需要随时准备接管,汽车可以完成几乎全部的驾驶操作,但驾驶员仍需保持注意力集中,以便在遇到系统无法处理的路况时,能够及时介入以确保安全交接。
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允许上路搭载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今年5月,德国率先允许搭载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奔驰S级和EQS车型上路行驶。此后,美国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也批准了梅赛德斯-奔驰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上路。
在中国,L3级自动驾驶标准有望很快出台。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并将发布新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目前,地方和工信部已经启动了L3级自动驾驶的试点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包括自动驾驶责任主体不明确和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等,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受到影响。
目前,国内乘用车L2级自动驾驶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用。然而,由于安全性、成本和法规等因素的限制,车企在自动驾驶功能的开发上一直停留在L3级以下。今年以来,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加快了研发步伐。据了解,各大车企都在进行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自动驾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目前的硬件和软件已经满足了L3级的条件,但商业化应用仍需大量的验证,而且需要相关的政策法规的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自动驾驶责任主体不明确和权责划分不清晰是制约L3及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最近,深圳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如果车辆上存在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需承担赔偿责任。随着法规政策逐渐明晰,车企的L3级自动驾驶标准时间表有望统一出炉。
宝马集团表示,在L3级自动驾驶中,驾驶者将能够享受车载影音娱乐,如游戏和流媒体视频等。L3级自动驾驶技术套件能够集成更多高性能传感器,如新的激光雷达系统,并将所有传感器信息与长距离雷达和前置摄像头数据相互关联,以建立完整的环境模型。目前,BMW车型上搭载的驾驶辅助系统为用户提供多达40余项L2级驾驶辅助功能。此外,除了宝马和奔驰,起亚EV9也计划在下半年推出L3级选项。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伟认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发展受到了很多阻碍,行业对于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路线存在许多争议,包括纯视觉与感知融合、重地图与轻地图、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跨越式与渐进式、通用化与专用化等六大方向。在纯视觉与感知融合的争议中,多传感器融合被认为是未来环境感知的形态。通过多传感器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不同传感器之间的互补效应,快速解决各种问题。然而,多传感器融合也不是无限度的硬件增加。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同时要满足感知要求,并不断追求更低的成本,以打造更具成本效益、适合广泛推广的硬件方案。
据东吴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产业和政策的推动下,L3级自动驾驶有望加速落地。全国和地方智能驾驶政策正逐步推进,预计今年内L3级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