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韶关日报

韶州位于岭南地区,这里有很多榕树,尤其是水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

一位地方文史专家在去年深秋站在风采桥上问我:“榕皋晚眺”是在江的西边还是东边?我回答:“在江的西边。”

理由如下:旧广东韶州府治在曲江,著名的“曲江二十四景”始于明代十景,在清朝逐渐完善,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由于时间的推移,风景日渐变化,以至于现在一些景点的确切位置已经模糊不清,其中的“榕皋晚眺”就是一个例子。

关于这个景点,有三种主要说法:一种说法是指现在市区西堤北路与中山路交汇处的大榕树一带,一种说法是指浈江东岸的执信小学至汽车东站一带,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浈江西岸的河滨公园一带。

我们从现有的文献中发现,“榕皋晚眺”这个景点的确立经历了一些波折。

目前已知的文献资料显示,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明末南海诗人郑赓的《浣溪沙·榕皋晚眺》中,而在清康熙二十六年被韶阳胜景·曲江二十题的“东皋春色”取代。

在康熙年间,“东皋春色”又被韶州著名学者廖燕的“自题曲江名胜诗”二十二景的“东郊春晓”取代。

后来,同治十三年版《韶州府志》和光绪版《曲江县志》又重新恢复了郑赓的“榕皋晚眺”作为曲江二十四景之一。

这个过程历时250年。

为什么会说“榕皋晚眺”、“东皋春色”、“东郊春晓”是同一个地方呢?因为同治十三年版《韶州府志》的卷二六·古迹略·名胜·曲江二十四景中,将明代郑赓的《浣溪沙·榕皋晚眺》和清初廖燕自题曲江名胜二十二景之《东郊春晓》同时并列记录在“榕皋晚眺”的条目下。

可见,“榕皋晚眺”、“东皋春色”、“东郊春晓”在当时被视为东郊某一地点的景点。

曲江二十四景中的“榕皋晚眺”重考

只是郑赓的词写的是夕阳下的秋色,而廖燕的诗描写的是春天,两者的时令不同而已。

根据廖燕和郑赓的诗文可以判断(暂未找到与“东皋春色”相关的诗文),这个地方应该在府城外东郊的浈江水岸。

按照现有的明清韶州府城地图,可以推测当时的城区范围相对较小,城墙之外即为郊区。

当时的韶州郡城墙内南北走向为郡城府(中山路)至兴隆街口之间的区域;东西走向较窄,为浈武两江城墙之内(现在的两江边马路即是当时的城墙);面积约为现在小岛片区的一半,人口不到万人。

根据郡城图索引,东郊从东城脚的东大街湘江门外开始,沿着浈江水岸向南,有太平街、新东门、老东门、南门,城墙之外都属于东郊。

根据康熙十二年版《曲江县志》标着的郡治图,新东门外还有一个东郊亭,即现在东堤中路军分区大门附近。

当时的东郊沿岸还有太平街、风云雷雨坛、南熏楼等。

通过与老一辈韶关人的交流得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韶关市区仍然保留着许多高大茂盛的古榕树,其中最为茂盛者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一是旧中山公园一带(现在的市政府);一是浈江西岸的河滨公园一带;一是九成台至北江大码头一带。

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地方中,北江大码头在城的西边而不是东郊,中山公园则位于城内,这两个地方都不应该被认为是“榕皋晚眺”的地点。

综合来看,“榕皋晚眺”应该是位于东郊亭至南熏楼一带的浈江堤岸,即现在军分区大门至曲江桥附近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这个“榕皋晚眺”景点多年后被“春色”替代,又重新回到曲江二十四景中,以至于韶州人都喜爱它呢?答案就在于我们再次阅读郑赓的词,肯定是因为它描绘了“深秋的晚眺”。

而韶州的古人在深秋进行“晚眺”,看的就是江上波光粼粼的“碧水沉霞”,看的是江岸边高大、古老而茂密的榕树林,看的是一大群倦鸟在晚霞中盘旋觅巢,正如郑赓词中所写的“老树、秋蝉、碧水、沉霞、古巢、鹤归、招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