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股份(600325)于8月29日晚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314.78亿元,同比增长2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6亿元,同比增长2.08%;每股收益为0.88元,同比增长4.76%。

在销售方面,公司报告期内实现了全口径合约销售769.3亿元,同比增长55.76%,在中指研究院销售榜单中排名第14位,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位;权益销售金额达到563.2亿元,在权益销售榜单中排名第10位,行业排名创历史新高。

在回款方面,公司实现了销售回款510.03亿元,同比增长67%,资金回收能力强劲;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到332.97亿元,同比增长152.02%,现金流充裕稳健。

华发股份通过深耕核心城市取得了显著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华发股份凭借良好的信用和高品质产品,在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增长。销售金额达到769.3亿元,同比增长55.76%;销售面积达到24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67%,成为少数在下行周期中销售业绩逆势上扬的房企之一。

此外,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华发股份在《2023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0排行榜》中的销售额从去年的第18位提升到第14位,并持续上升。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一线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25%,其中上海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过100%。

据公开数据显示,华发股份在上海凭借201.48亿元的业绩位居2023年1-7月上海房企权益销售金额排行榜前两位,展现出了市场对其深耕一线城市的充分认可。

由于受益于高能级城市率先复苏,华发股份的销售业绩得到了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格局进一步夯实,华东大区(包括上海、杭州、南京等)成为业绩支柱,上半年销售额达到406.16亿元,占比52.80%;珠海大区销售额为140.63亿元,占比18.28%,巩固了在珠海市场的领先地位;华南大区(包括深圳、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业绩显著提升,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83.40亿元,占比23.84%。

华发股份全面实施“立足珠海,布局全国”的发展战略,坚持深耕一二线高能级城市,在国内主要经济圈,包括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以及长江经济带等地布局,已在超特大城市中布局了17座。

华发股份上半年营收达314.7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2.02%。

根据统计,华发股份上半年通过公开竞拍、合作、旧改等方式斩获了11个优质新项目,这些项目位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有效夯实了发展后劲。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华发股份在建面积达到1298.20万平方米,项目开发规模充足。

据2023年上半年克而瑞全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排行榜显示,华发股份的新增货值为198.5亿元,排名第十六位。

值得一提的是,华发股份对上海持续深耕。在2023年前7月的土地拍卖中,华发成功竞得了虹桥中央商务区和松江洞泾轨交地块两处"明星地块",拿地金额达到89.83亿元,位列全国房企上海新增土储前五名。此外,华发股份与招商蛇口组建的联合体成为静安内环天目社区历史风貌保护项目地块的实施主体,总建筑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优质的土地储备将有效提高公司的销售去化潜力,并为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华发股份多年来坚持财务稳健原则,现金流健康稳定,严格控制负债规模,不断优化融资结构。上半年,公司的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了17个基点,降至5.59%,展现了良好的信用和稳健的财务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精细化营销、多样化融资和多元化投资拓展实现了战略平衡,并取得了有效的资金管控成果。一方面,公司紧抓销售和回款,上半年预收楼款达到1081.50亿元,环比年初增长24%;销售回款达到510.03亿元,同比增长67%,为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另一方面,公司进行了股权融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审核通过。此外,公司还审慎投资拓展,通过公开竞拍、股权合作、旧改等方式斩获多个优质新项目,投资布局更加均衡,合作模式也得到了稳固。

自2021年底实现了"三条红线"的标准后,华发股份一直保持了绿档的状态,并保持了稳定的有息负债规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长期有息负债占有息负债总额的比例持续保持在八成以上,债务结构合理,信用类借款比例下降,财务结构健康稳健,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 田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