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0日,首批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交易,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半年过去了,A股新增上市公司188家,首发募集资金达到2483.12亿元,融资便利性提高。A股市场的机构化程度加深,其中二季度证券机构、养老金和保险机构的持股市值都实现了环比正增长。此外,67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执法的“零容忍”态度不断强化。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在“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的预期下,注册制的配套制度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融资渠道将更加通畅,监管力度也将持续加大,投资端等改革将迎来加速度,重点构建“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全面注册制改革首批企业上市以来,A股新增上市公司达到188家,首发募集资金达到2483.12亿元。其中,科创板公司共募集资金达到1207.4亿元,创业板公司则募资835亿元,这两大板块占据了总募集资金的80%以上。分行业板块来看,高科技板块的IPO融资额增长迅猛,信息技术、材料和医疗保健等行业募资额居前。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表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使主板上市更加包容,A股的市场化程度和IPO的审核及发行效率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受益于注册制下新股发行的包容性提升,今年以来,科创板有近10家未盈利企业上市。这些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格灵深瞳等多家上市时未盈利的企业也首次实现了盈利。

然而,实施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要求。近期,IPO和再融资的募资额和数量相比去年都出现了放缓,严格的监管使得企业撤回了更多的IPO申请。据Wind数据显示,4月10日以来,共有107家拟IPO公司撤回了申请,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数量。

有投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证监会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严惩‘带病闯关’,并加强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监督和考核,不断督促交易所提升审核质量,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另一方面,近期IPO数量减少也与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有关。”

A股生态全面优化: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半年效果

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公私募基金、券商资管、银行理财和保险资金等专业机构投资力量不断增强,A股市场的机构化程度不断加深,注册制下的投资者结构也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