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于8月28日晚间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20.80亿元的营业收入。其中,园区物业租金收入为14.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园区物业租赁毛利率为74.89%,比去年年末增加了2.33个百分点。园区物业销售收入达到5.19亿元,园区销售物业毛利率为54.88%,比去年年末增加了13.53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6亿元。

数据显示,公司旗下园区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营收规模和纳税总额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分别为47.98%、56.65%和73%。这展示了公司在引领式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势头。

上海临港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要求,坚持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司在不同阶段按照节奏有步骤地调整经营决策,通过优化租售结构、探索利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资本市场工具来提升资产运营质量。同时,公司还不断探索资金管理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平均融资成本为3.06%,比去年年末降低了34个基点,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38.21%。

公司积极抓住临港新片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战略性地深耕临港新片区开发,并致力于推进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对外开放。公司努力打造开放型的功能平台、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公司充分利用临港新片区的开放优势、产业政策优势、应用场景优势和功能配套优势,以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为目标,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率先实践。

上海临港:上半年实现20.8亿元营业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在滴水湖金融湾稳步推进“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跨境通服务中心”和“科创金融中心”等重点功能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公司引入了汇丰保险经纪等多家持牌金融机构、私募股权基金和融资租赁项目,全力打造继外滩和陆家嘴之外的上海金融服务业的第三极。在洋山特殊综保区,公司着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推进“铂族贵金属交易平台”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节点平台。围绕物流分拨、跨境电商、保税维修制造和保税研发设计等新业态,公司集结了德国贝仕集团、英国卫狮船舶等全球知名公司,推动菜鸟跨境电商等项目落地并推进临港新片区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公司以“航空制造、航空运输和航空科创”为目标,结合国产C919大飞机批产商用的机会,进一步深化多个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推进。

公司努力培育高端产业引领优势,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公司积极融入上海城市新空间格局,推动重点区域的转型与城市更新,并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公司致力于开拓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根据上海市“五个新城”战略,公司相继在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和南汇新城等未来城市发展节点引进了龙头型、链主型和平台型项目。公司聚焦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打造了以浦江创芯之城、基因未来谷和数创浦江为代表的特色园区群。此外,公司还加速推动奉贤南桥发展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创新产业集聚,并引进了全球激光雷达巨头Luminar等一批高质量企业和项目,陆续打造了“数字江海”和“智行生态谷”等新兴产业示范区。公司还积极推动上海与苏州、杭州、昆明等地的产业合作,为跨区域产业链布局提供战略空间,并加强品牌输出和管理输出,形成了市场化和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公司专注于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密度。公司将“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作为科创园区发展的基本基因。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科技创新自主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公司对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在园区内以“科创+产业+投资”的特色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通过领军、高能级的园区级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创服务支持。公司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并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园区。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田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