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特定短线交易监管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该规定的颁布将有助于规范特定投资者进行短线交易的监管,稳定市场预期,改善交易便利性,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对推动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规定》可以被视为对特定投资者短线交易的一份规范化文件。

A股市场吸引力预计将增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该文件的颁布意味着特定主体交易将受到明确规范的限制,降低了特定主体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普通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了投资者权益;对于证券市场而言,该文件的出台将有效打击内幕交易行为,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投资环境。

除此之外,该文件按照内外一致的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募基金可以申请按产品计算持有证券数量,实现了对所有投资主体的一视同仁,从而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黑崎资本的高级研究员曾盛表示,《规定》的颁布旨在规范特定短线交易的监管。

其中,重点涉及到特定投资者适用范围、特定投资者持有证券计算标准、适用的证券范围、买卖行为的界定以及豁免情形等内容。

《规定》的颁布将有助于规范特定投资者进行短线交易的行为,稳定市场预期,改善交易便利性,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

同时,《规定》也积极回应了外资的需求,按照内外一致原则进行了制定,为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募基金提供了便利,并豁免了沪深港通机制下香港中央结算公司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吴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