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已向万通智控发出关注函。9月12日,万通智控披露了有关修订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文件的内容。深交所要求万通智控对此事做出说明。

万通智控的股权激励考核指标遭深交所质疑,是否审慎合理?

之前,万通智控发布了公告,称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地缘局势和行业未来发展等因素,并根据公司当前的经营情况,为增强股权激励效果和达到激励目的,公司决定对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进行修订,并将激励对象的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公司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根据修订内容,原激励计划的2023年至2025年的三个归属考核年度的业绩考核指标分别为净利润达到2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而修改后的业绩考核指标分别为净利润达到1.5亿元、1.8亿元和2.4亿元,同比下降了25%、30.77%和22.58%。

此外,针对满足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绩效考核要求方面,公司调整了计算方法,将激励对象个人当年实际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计算方式从原来的∑个人当年单个项目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个人当年单项可归属比例修改为∑公司层面归属比例(X)×个人当年单个项目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个人当年单项可归属比例。

万通智控表示,公司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等相关内容是根据目前客观环境和实际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增强股权激励效果和达到激励目的。

对于这一情况,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中原定的业绩考核指标是在合规的前提下,并且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和增强激励效果,那么这种行为是合理的。但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公司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解决内部管理和运营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调低相关考核指标。

根据公司最近发布的2023年中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亿元,同比下滑2.68%;实现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滑14.68%。以公司最初设定的2023年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净利润2亿元来计算,下半年公司至少需要实现1.3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才能达到要求,而2022年下半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仅有0.62亿元,明显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深交所要求万通智控说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业绩考核指标和归属条件设定的具体背景和考量因素,以及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外部经营环境和未来发展战略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以及之前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置是否审慎合理,是否充分考虑相关风险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