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月24日的重要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证监会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振资本市场,政策已经触及底部。
这次会议点燃了人们对于股票市场做多的热情,这热情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于今年下半年经济复苏政策出台的信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指数上看,好像又回到了起点,但实际上,这次行情显然没有结束,因为每次大行情的诞生过程中,前期阶段都会经历一个艰苦的、煎熬的、摸底的过程。
从长远来看,A股的投资价值持续显现。
“活跃资本市场”作为宏观大概念,涵盖的领域很多,哪个措施最有效,还需要市场的验证。
活跃资本市场的措施实际上存在一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
比如降低印花税等政策,在历史上看效果非常显著,但这些政策主要还是对短期有影响,中国股市要想出现长期的牛市,还需要依赖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上市公司的质量,以及投资者、投资机构的价值观和考核指标。
目前有一种说法是“价值投资已经不适用于A股”,这肯定有其重要背景:今年上半年,无论国内外,ChatGPT概念炒作的板块都获得了很好的投资回报率,但A股市场的传统行业很多板块,甚至过去热门的白酒、医药板块的估值都被打压到了很低。
因此,人们得出一个结论,认为长期价值投资已经死了。
但事实上,像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在过去购买了大量石油公司股票,事后证明赚了很多钱。
目前的A股市场,从估值角度来看,许多行业都处于低迷状态,这是低迷市场的典型特点。
这时越是下跌,越是没有人买。
作为短期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如果他们的考核是短期的,就像中国的基金经理的KPI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净值考核,那么在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行动,就会出现“处处是黄金,但是没有人敢弯腰去捡黄金”的市场定价失灵现象。
这个问题是由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
当然,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在过去美国股市剧烈下跌时,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中国A股的下跌,还有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大量所谓的量化机构进行的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的本质实际上并不是价值投资,而是短期投资。
一方面,90%以上的散户就像一群手持锄头、拿着红缨枪的民兵;另一方面,一群带着坚船利炮、机关枪的量化交易者,共处于一个市场,然后大家相互对抗。
所以,许多从事价值投资的人在短期可能会被量化交易整得很惨,甚至可能丧失饭碗。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A股市场要出现一个长期的牛市,难度比过去简单原始型交易市场下的难度加大了很多。
邓海清(知名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