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有益 韩忠益

最近A股市场有些不太平,除了受到外部风险的冲击,国内地产信用风险也显著拖累了市场的风险偏好。7月份的金融数据超出预期并出现回落,汇率贬值压力以及地缘政治的扰动导致外资大幅流出。站在当前时点,似乎看不到行情出现拐点的迹象,但如果我们不带偏见地看待,A股的结构性行情特征并未消失。

如果今年春节后炒人工智能,年中炒机器人,7月之后炒券商和地产板块,都有机会获利。但为什么投资者还是感觉最后都是一地鸡毛——要么不赚钱,要么冲进去后照样被收割,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汹涌的减持潮。

无论是炒机器人概念,还是炒人工智能,包括眼下的券商和地产板块,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减持公告的影响,最终做多情绪不得不退潮。最近几天券商股大热之后,股东开始纷纷减持。

8月10日,红塔证券(601236)公告,股东昆明产投计划减持约4717万股。隔了一天,中金公司披露,股东海尔金盈计划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45亿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根据8月11日收盘市值1988亿元的计算,海尔金盈减持金额将超过5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8月10日,海尔金盈刚刚完成上一轮减持计划,累计减持9654.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总金额35.21亿元。

资料显示,海尔金盈是海尔集团旗下的金融生态品牌,早在中金公司上市前就已持有公司3.99亿股份,占比8.26%,位列第三大股东。2022年3月11日,海尔金盈所持的3.99亿股将正式解禁。当年6月,海尔金盈就已开启减持之路,首次减持计划不超过1.35亿股,实际减持9355万股,股权比例降至6.32%,减持总金额36.85亿元。截至目前,海尔金盈的减持金额已超过72亿元,如果本轮减持计划顺利开展,套现金额将超过百亿元。其所持的中金公司股份也将从4.08%降至1.08%。

同一天,另一家券商股哈投股份(600864)也公告称,持股10.89%的股东黑龙江省大正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减持不超过4161.1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2%。以目前市值计算减持金额约为2.6亿元。

大股东减持冲动应在IPO前遏制

减持猛于虎,这是A股生态环境所致,再好的股票在巨量减持面前都会战战兢兢。根据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只要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公告减持计划,交易所即予备案。问题是,大股东从上市第一天起就持有大量股份,他们早晚会成为“镇压”行情的杀手锏。此外,还存在许多让人不安的“花式”减持。

前不久,市场上出现了多起上市公司股东因离婚分割所持公司股份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我也对相关行为涉嫌“瞒天过海”式减持提出质疑。最近,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股份减持是股东的基本权利,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关键少数”,在公司经营发展和治理中负有专门义务和特殊责任,应当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自觉规范减持行为,不得以离婚、解散清算、分立等方式规避减持限制。此外,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离婚、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终止、公司分立等形式分配股份的,各方应共同遵守相关规定。

实际上,在我看来,证监会督促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只能算是一种补救措施,仍然应从源头上遏制这种频发现象。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公司的发展(目前主要是过高)。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的身份,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挥作用,同时也受到外部治理机制的间接影响。因此,解决A股问题迫在眉睫,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呼吁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如果一家企业想要上市,大股东持有70%的股份,他们(主要是民资控股)还能有进取心吗?他们会整天琢磨着什么时候能解禁、什么时候能减持。人性是经不起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