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8月2日),三大股指继续震荡整理。

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跌幅达0.84%,报3263.20点;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分别为0.42%和0.27%;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5495.8亿元,总体来看,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超3000只个股出现下跌。

从资金面来看,8月2日上午,北向资金净卖出额达34.86亿元。

另外,截至8月1日,沪深京三市的两融余额合计15817.0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4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合计14878.9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8.28亿元;融券余额为936.0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17亿元。

表:8月1日申万一级行业两融交易情况

对于后市,业内机构表示,A股短期或有震荡整固需求,可能以波动上行的形式展开,中长期看,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国盛证券认为,随着近期政策频发,助力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宏观经济预期回暖;叠加美联储加息进入尾部阶段,9月暂停加息的概率较大,后续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进一步缓和,中长期来看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短期来看,金融地产等核心资产连续两个交易日冲高回落,意味着沪指在3330点附近有较强的压力,短期沪指或有震荡整固需求,同时关注下方3250点附近的支撑力度。

策略上,建议聚焦受益于政策助力的低估值价值股和具备高股息率、业绩修复预期的中特估方向。

中原证券(601375)表示,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小幅震荡上行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电子元件以及汽车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国元证券认为,目前,政策面、基本面、情绪面至少都不同程度的看到了拐点向上的迹象,流动性环境基本维持继续维持宽裕,可能是今年一轮新的做多窗口,目前行情并不具备快速上涨的基础,更多可能以波动上行的形式展开,其中,以基本面修复的循序渐进、政策的配套出台和有序落地以及市场有效资金量的逐步积累为依托。

热点方面,从同花顺(300033)行业来看,截至8月2日上午收盘,超导概念、PET铜箔等板块涨幅居前。

另外,芬太尼、高压氧舱等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看,截至8月2日上午收盘,超导概念板块继续上扬,涨幅居首,达5.02%,资金净流入达75.44亿元。

其中,国缆检测(301289)20CM涨停,中孚实业(600595)、百利电气(600468)等概念股联袂涨停。

消息面上,今年3月,美国科研团队宣称,发现新型材料在21摄氏度以及1GPa条件下实现超导现象。

超导概念股再度爆发,涨幅超过5%,成交额超过75亿元

但这无法被全球其他科研团队重复和证实。

时隔4个多月,又有美国泰吉量子公司、韩国科研团队宣称在室温超导领域有了新发现。

对此,浙商证券(601878)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室温常压超导领域频发突破性研究成果,每一次都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关注,究其原因,便是室温超导的实现将深刻变革目前的能源体系、信息处理与传输体系,并在医疗检测、高速交通乃至可控核聚变等诸多领域带来进步。

尽管目前相关技术仍不成熟可靠,但每一点技术革新的可能都值得持续关注。